11-17-2023, 05:31 PM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该病可有以下几种形式:卡他病、胃肠病、肠道病毒热、肠道病毒疹、疱疹性咽峡炎、浆液性脑膜炎、心肌炎、新生儿脑心肌炎、结膜炎、葡萄膜炎等。PCR、ELISA、RPGA方法用于检测生物体液中的病毒。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因治疗采用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
一般信息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是由含有RNA的非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未分类人类肠道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大类疾病。由于引起的病变的特殊性,脊髓灰质炎与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列表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单独考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儿童中常见的非脊髓灰质炎病因的肠道病毒感染。
与ARVI一样,肠道病毒感染在儿科临床中也很常见。每年肠道病毒感染患者总数中,儿童所占比例为80-90%;其中,一半的病例发生在幼儿身上。考虑到临床表现的多态性,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不仅引起传染病领域专家的兴趣,而且引起神经病学、胃肠病学、心脏病学、眼科和耳鼻喉科专家的兴趣。
原因
儿童非脊髓灰质炎病因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柯萨奇 A 病毒(24 种血清型)、柯萨奇 B 病毒(6 种血清型)、ECHO(34 种血清型)和未分类的人类肠道病毒 68-71 血清型。所有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都具有对低温(冷冻、解冻)的抵抗力,并且在高温(沸腾)或暴露于含氯溶液、碘、甲醛、过氧化氢和紫外线辐射下快速失活。
肠道病毒感染的来源可以是病毒携带者的儿童和成人或患有明显疾病的患者。人与人之间的感染传播是通过空气飞沫或粪口途径进行的;经胎盘传播不太常见。夏末至初秋,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出现季节性增加。
3 至 10 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生病的频率较低,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力是由于无症状感染而产生的。肠道病毒感染除了儿童群体的散发病例和流行病外,还出现影响整个地区的大流行。
发病
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病毒的复制发生在淋巴组织、口咽上皮和胃肠道,因此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是疱疹性咽喉炎、咽炎、腹泻等,病毒进一步通过血行传播到全身。路线。肠道病毒具有器官向性,可以感染神经组织、肌肉、外皮组织、眼睛血管等。肠道病毒感染后,儿童会对引起疾病的病毒血清学类型产生特异性免疫。
分类
根据主要的临床症状,可区分儿童典型和非典型肠道病毒感染。
1. 典型形式可以表现为孤立性或组合性病变:
2.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非典型形式包括病程轻微且无症状的病例。
考虑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儿童肠道病毒感染可有轻度、中度和重度病程。严重程度标准是局部变化和中毒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根据病程性质,儿童肠道病毒感染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症状
尽管临床表现存在多态性,但儿童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的病程仍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潜伏期为2至10天(平均2至4天)。该病表现急性,表现为高烧(39-40℃)、寒战、头痛、虚弱、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反复呕吐。
儿童感染任何形式的肠道病毒,都会出现面部、颈部和上半身皮肤充血,结膜和巩膜血管充血。可能出现多形性斑丘疹、扁桃体、牙弓和咽后壁粘膜充血以及颈部淋巴结炎。据认为,宫内感染肠道病毒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症。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与1 型糖尿病的发生之间也已得到证实。
除一般症状外,儿童各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都有其特定的表现。
肠道病毒热
肠道病毒发烧(小病、夏季流感、三日热)是由不同血清型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该感染的特点是急性发热、肌痛和中度卡他症状。孩子表现出肠道病毒感染的一般体征:巩膜血管充血、面部充血、淋巴结肿大等;肝脏和脾脏可能肿大。这种形式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症状较轻,通常不超过 2-4 天。在极少数情况下,肠道病毒发热会持续 1-1.5 周或呈波动性病程。
胃肠道形式
肠道病毒感染的肠道形式在 3 岁以下儿童中更为常见。该疾病伴有轻微的卡他症状(鼻炎、鼻塞、口咽粘膜充血、咳嗽)和消化不良综合征(腹泻、呕吐、胀气)。严重中毒、脱水和结肠炎并不典型。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肠道形式持续时间为1-2周。
呼吸形式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卡他形式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出现短期发热、鼻咽炎、喉炎等症状。可能出现假性哮吼综合症。
发疹
肠道病毒疹与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有关,其特征是在发烧时出现皮疹。皮疹的性质可能类似于猩红热、麻疹或风疹。这些元素主要位于面部和躯干的皮肤上。不太常见的是口腔中起泡的皮疹,让人想起疱疹(口腔天疱疮)。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病程有利;皮疹和发烧会在 1-2 天内消失。
流行性肌痛
流行性肌痛(博恩霍尔姆病、胸膜痛)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该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剧烈的肌肉疼痛并伴有高烧。儿童更常见的是胸部和上腹部疼痛,较少见的是背部和四肢疼痛。移动时疼痛加剧,导致皮肤苍白、大量出汗和呼吸急促。
流行性肌痛需要与胸膜炎、急性阑尾炎或腹膜炎进行鉴别诊断。除了痛苦的发作之外,孩子们感觉好多了。儿童的这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通常与疱疹性咽峡炎和浆液性脑膜炎一起发生。
肠道病毒性脑膜炎
浆液性脑膜炎是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典型形式。临床表现为高烧、剧烈头痛、反复呕吐、儿童烦躁不安、谵妄和抽搐。在呼吸道中观察到咽炎症状。从第一天起,就会出现脑膜症状:Brudzinsky 和 Kernig 征阳性、颈部肌肉僵硬。通常,3-5 天后,症状会消退,但感染后的无力和残留影响可能会持续 2-3 个月。
麻痹形式
儿童中类似脊髓灰质炎的肠道病毒感染是最严重的感染之一。与脊髓灰质炎一样,脊髓前角的损伤可导致下肢弛缓性麻痹和轻瘫。在轻度病例中,跛行、腿部无力和肌张力下降是可逆的,并在 4-8 周后逐渐消失。儿童严重肠道病毒感染时,可能会因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功能障碍而死亡。
新生儿脑心肌炎
它是由 B 型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是早产儿和出生后头几个月儿童的典型症状。在一般症状(嗜睡、拒乳、低烧)的背景下,心力衰竭症状(心动过速、气短、发绀、心律失常、心脏和肝脏的界限扩大)增加。患有脑炎时,会出现囟门膨出和抽搐。儿童中这种肠道病毒感染的死亡率达到 60-80%。
眼睛损伤
出血性结膜炎是由70型肠道病毒引起的。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内有异物感。客观判断结膜肿胀、充血和针状出血。当继发感染时,可能会出现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通常,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所有症状都会在 10-14 天后消退。
肠道病毒性葡萄膜炎主要影响 1 岁以下儿童。这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会伴有发烧、中毒、肠道和呼吸系统综合症。眼睛脉络膜的损伤是持续性的,可导致虹膜变性、角膜混浊、葡萄膜白内障和青光眼以及眼球萎缩。
诊断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是根据典型的症状综合体进行诊断,并考虑季节性和流行病学数据。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确认是诊断的必要条件:通过PCR检测肠道病毒RNA,使用ELISA、RSK或RPHA测定特异性抗体滴度等。
实验室验证病原体可在各种生物体液中进行:血液、结膜分泌物、鼻咽冲洗液、皮疹刮屑、粪便样本、脑脊液(如果有腰椎穿刺指征)、器官活检等。
根据主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可能需要咨询儿科医生、儿科心脏病专家、儿科神经科医生、儿科耳鼻喉科医生、儿科眼科医生和其他专家。儿童各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需要与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和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诊断。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
儿童轻度分离型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在门诊进行;浆液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及严重合并病变需住院治疗。发热期间应注意休息、卧床休息、充足饮水。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因病理学治疗包括使用重组干扰素(α干扰素)、干扰素原(乙酸氧二氢吖啶酯、乙酸葡甲胺吖啶酮)、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严重病例)。
对于心肌炎、脑膜炎和其他形式,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服用退热药、解毒疗法、鼻腔冲洗、漱口等)。
预后和预防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会在康复期结束。预后最严重的是肠道病毒性脑炎、新生儿脑心肌炎、脑膜炎、全身感染以及细菌性并发症。
患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儿童应接受隔离;接触者被隔离两周。疫情发生时,正在开展消毒措施。由于肠道病毒种类繁多,尚未开发出针对感染的特异性疫苗。非特异性预防包括向接触过肠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儿童和成人鼻内滴注白细胞干扰素。
一般信息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是由含有RNA的非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未分类人类肠道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大类疾病。由于引起的病变的特殊性,脊髓灰质炎与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列表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单独考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儿童中常见的非脊髓灰质炎病因的肠道病毒感染。
与ARVI一样,肠道病毒感染在儿科临床中也很常见。每年肠道病毒感染患者总数中,儿童所占比例为80-90%;其中,一半的病例发生在幼儿身上。考虑到临床表现的多态性,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不仅引起传染病领域专家的兴趣,而且引起神经病学、胃肠病学、心脏病学、眼科和耳鼻喉科专家的兴趣。
原因
儿童非脊髓灰质炎病因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柯萨奇 A 病毒(24 种血清型)、柯萨奇 B 病毒(6 种血清型)、ECHO(34 种血清型)和未分类的人类肠道病毒 68-71 血清型。所有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都具有对低温(冷冻、解冻)的抵抗力,并且在高温(沸腾)或暴露于含氯溶液、碘、甲醛、过氧化氢和紫外线辐射下快速失活。
肠道病毒感染的来源可以是病毒携带者的儿童和成人或患有明显疾病的患者。人与人之间的感染传播是通过空气飞沫或粪口途径进行的;经胎盘传播不太常见。夏末至初秋,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出现季节性增加。
3 至 10 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生病的频率较低,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力是由于无症状感染而产生的。肠道病毒感染除了儿童群体的散发病例和流行病外,还出现影响整个地区的大流行。
发病
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病毒的复制发生在淋巴组织、口咽上皮和胃肠道,因此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是疱疹性咽喉炎、咽炎、腹泻等,病毒进一步通过血行传播到全身。路线。肠道病毒具有器官向性,可以感染神经组织、肌肉、外皮组织、眼睛血管等。肠道病毒感染后,儿童会对引起疾病的病毒血清学类型产生特异性免疫。
分类
根据主要的临床症状,可区分儿童典型和非典型肠道病毒感染。
1. 典型形式可以表现为孤立性或组合性病变:
- 上呼吸道:疱疹性咽喉肿痛、呼吸道卡他;
- 胃肠道损害:胃肠炎、肝炎;
- 流行性肌痛、肠道病毒热、肠道病毒性皮疹;
- 神经系统损害:脑炎、浆液性脑膜炎、新生儿脑心肌炎、瘫痪;
- 心脏损害:心肌炎、心包炎;
- 眼部病变:出血性结膜炎和葡萄膜炎;
- 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出血性膀胱炎、睾丸炎、附睾炎。
2.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非典型形式包括病程轻微且无症状的病例。
考虑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儿童肠道病毒感染可有轻度、中度和重度病程。严重程度标准是局部变化和中毒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根据病程性质,儿童肠道病毒感染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症状
尽管临床表现存在多态性,但儿童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的病程仍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潜伏期为2至10天(平均2至4天)。该病表现急性,表现为高烧(39-40℃)、寒战、头痛、虚弱、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反复呕吐。
儿童感染任何形式的肠道病毒,都会出现面部、颈部和上半身皮肤充血,结膜和巩膜血管充血。可能出现多形性斑丘疹、扁桃体、牙弓和咽后壁粘膜充血以及颈部淋巴结炎。据认为,宫内感染肠道病毒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症。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与1 型糖尿病的发生之间也已得到证实。
除一般症状外,儿童各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都有其特定的表现。
肠道病毒热
肠道病毒发烧(小病、夏季流感、三日热)是由不同血清型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该感染的特点是急性发热、肌痛和中度卡他症状。孩子表现出肠道病毒感染的一般体征:巩膜血管充血、面部充血、淋巴结肿大等;肝脏和脾脏可能肿大。这种形式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症状较轻,通常不超过 2-4 天。在极少数情况下,肠道病毒发热会持续 1-1.5 周或呈波动性病程。
胃肠道形式
肠道病毒感染的肠道形式在 3 岁以下儿童中更为常见。该疾病伴有轻微的卡他症状(鼻炎、鼻塞、口咽粘膜充血、咳嗽)和消化不良综合征(腹泻、呕吐、胀气)。严重中毒、脱水和结肠炎并不典型。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肠道形式持续时间为1-2周。
呼吸形式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卡他形式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出现短期发热、鼻咽炎、喉炎等症状。可能出现假性哮吼综合症。
发疹
肠道病毒疹与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有关,其特征是在发烧时出现皮疹。皮疹的性质可能类似于猩红热、麻疹或风疹。这些元素主要位于面部和躯干的皮肤上。不太常见的是口腔中起泡的皮疹,让人想起疱疹(口腔天疱疮)。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病程有利;皮疹和发烧会在 1-2 天内消失。
流行性肌痛
流行性肌痛(博恩霍尔姆病、胸膜痛)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儿童肠道病毒感染。该疾病的主要表现是剧烈的肌肉疼痛并伴有高烧。儿童更常见的是胸部和上腹部疼痛,较少见的是背部和四肢疼痛。移动时疼痛加剧,导致皮肤苍白、大量出汗和呼吸急促。
流行性肌痛需要与胸膜炎、急性阑尾炎或腹膜炎进行鉴别诊断。除了痛苦的发作之外,孩子们感觉好多了。儿童的这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通常与疱疹性咽峡炎和浆液性脑膜炎一起发生。
肠道病毒性脑膜炎
浆液性脑膜炎是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典型形式。临床表现为高烧、剧烈头痛、反复呕吐、儿童烦躁不安、谵妄和抽搐。在呼吸道中观察到咽炎症状。从第一天起,就会出现脑膜症状:Brudzinsky 和 Kernig 征阳性、颈部肌肉僵硬。通常,3-5 天后,症状会消退,但感染后的无力和残留影响可能会持续 2-3 个月。
麻痹形式
儿童中类似脊髓灰质炎的肠道病毒感染是最严重的感染之一。与脊髓灰质炎一样,脊髓前角的损伤可导致下肢弛缓性麻痹和轻瘫。在轻度病例中,跛行、腿部无力和肌张力下降是可逆的,并在 4-8 周后逐渐消失。儿童严重肠道病毒感染时,可能会因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功能障碍而死亡。
新生儿脑心肌炎
它是由 B 型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是早产儿和出生后头几个月儿童的典型症状。在一般症状(嗜睡、拒乳、低烧)的背景下,心力衰竭症状(心动过速、气短、发绀、心律失常、心脏和肝脏的界限扩大)增加。患有脑炎时,会出现囟门膨出和抽搐。儿童中这种肠道病毒感染的死亡率达到 60-80%。
眼睛损伤
出血性结膜炎是由70型肠道病毒引起的。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内有异物感。客观判断结膜肿胀、充血和针状出血。当继发感染时,可能会出现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通常,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所有症状都会在 10-14 天后消退。
肠道病毒性葡萄膜炎主要影响 1 岁以下儿童。这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会伴有发烧、中毒、肠道和呼吸系统综合症。眼睛脉络膜的损伤是持续性的,可导致虹膜变性、角膜混浊、葡萄膜白内障和青光眼以及眼球萎缩。
诊断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是根据典型的症状综合体进行诊断,并考虑季节性和流行病学数据。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确认是诊断的必要条件:通过PCR检测肠道病毒RNA,使用ELISA、RSK或RPHA测定特异性抗体滴度等。
实验室验证病原体可在各种生物体液中进行:血液、结膜分泌物、鼻咽冲洗液、皮疹刮屑、粪便样本、脑脊液(如果有腰椎穿刺指征)、器官活检等。
根据主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可能需要咨询儿科医生、儿科心脏病专家、儿科神经科医生、儿科耳鼻喉科医生、儿科眼科医生和其他专家。儿童各种形式的肠道病毒感染需要与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和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诊断。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
儿童轻度分离型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在门诊进行;浆液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及严重合并病变需住院治疗。发热期间应注意休息、卧床休息、充足饮水。
儿童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因病理学治疗包括使用重组干扰素(α干扰素)、干扰素原(乙酸氧二氢吖啶酯、乙酸葡甲胺吖啶酮)、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严重病例)。
对于心肌炎、脑膜炎和其他形式,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服用退热药、解毒疗法、鼻腔冲洗、漱口等)。
预后和预防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肠道病毒感染会在康复期结束。预后最严重的是肠道病毒性脑炎、新生儿脑心肌炎、脑膜炎、全身感染以及细菌性并发症。
患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儿童应接受隔离;接触者被隔离两周。疫情发生时,正在开展消毒措施。由于肠道病毒种类繁多,尚未开发出针对感染的特异性疫苗。非特异性预防包括向接触过肠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儿童和成人鼻内滴注白细胞干扰素。